其实,很多食品、饮料、水果、药品中都含有酒精成分。吃了以后,短时间内口腔的酒精浓度是比较高的。这时如果开车上路就很有可能被查出酒驾。那么哪些食物吃了会查出酒驾?我们一起看下文了解。
荔枝:因为含糖量高,在一定的条件下,会发酵产生乙醇,食用后口腔内乙醇含量升高,容易“被酒驾”。
梨子:不仅是荔枝,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容易出现类似情况,如梨子。
蛋黄派:蛋黄派的成分里含有酒精。
草莓派、欧式蛋糕:也加有食用酒精。
腐乳:豆腐乳的配料中含有食用酒精,吃后口腔中的酒精浓度较高。如果吃完腐乳立刻用酒精测试仪检测,数值高达12.6mg/ml,等到大约10分钟以后,酒精量才能恢复到0。
果啤(配料里有啤酒花)、醉蟹(螺、虾)、啤酒鸭、酒酿圆子、糟鸡(肉)等:含有酒精,可能在食用后触发检测仪器。
酒糟:检测结果甚至可能属于严重醉驾。酒糟有酒,这样的“酒驾”也算是名副其实吧。
格瓦斯:作为一种麦芽汁发酵饮品,虽然含酒精量很少,但如果大量饮用后马上测试,也可能会超标。
藿香正气水: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,易被测出“酒驾”。
注射液: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,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、尼莫地平注射液、血栓通注射液、尼麦角林注射液、多西他赛等。
酒驾的标准是什么?
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/ml,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(不违法);
血液中酒精含量≥20mg/ml,为酒后驾驶;
血液中酒精含量≥80mg/ml,为醉酒驾驶;
以下所喝的酒的份量为醉酒状态:
70度白酒喝二两八钱=醉酒状态
60度白酒喝三两=醉酒状态
50度白酒喝四两=醉酒状态
40度白酒喝五两=醉酒状态
10度到20度黄酒或日本清酒喝1斤=醉酒状态
12度到16度的葡萄酒喝1斤2两=醉酒状态
3度到5度的啤酒喝3瓶或6听易拉罐=醉酒状态
1、酒后驾车容易出车祸,主要原因就在于酒后驾车者会出现远视,事物的立体感会发生误差,人体作出反应的相应时间会延长。
2、人体血液中只要含有20mg/ml至80mg/ml的酒精,就会出现健谈、行动笨拙、絮叨不休、感情冲动、反应迟钝等状况。含有80mg/ml以上的酒精,就会进入醉酒状态,出现疲劳嗜睡、大小便失控、昏迷的情况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。
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,概率高达27%,有30%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、酒醉驾车引起。
血液中有一丁点酒精含量就足以麻痹大脑功能,使司机的反应变得迟钝。主要表现为:丧失了对路面交通的观察力,视野变窄,形成所谓的“隧道”效应;视力和听力下降,难以正确判断速度和距离;反应变慢,失去行为自制力。这些都会导致危险,因此,要想安全驾驶,还是要滴酒不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