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(记者梁明星安徽台记者孙玲娟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晚高峰》报道,“心存侥幸”,这个成语在司机酒驾被查之后,诠释得非常生动。特别是一些酒驾司机编造的“甩锅”理由也层出不穷,比如漱口水、蛋黄派、藿香正气水……这些用品或食物都成了他们的“挡箭牌”,企图“蒙混过关”。
近日,安徽淮北交警查处酒驾行动中,一辆小型白色教练车被执勤交警拦下,民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,结果显示为65mg/ml,但该驾驶员却一直声称自己并未喝酒,而是吃了醉虾。经过民警反复盘问,在证据面前,该驾驶员最终承认了自己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。
无独有偶,在合肥交警查处酒驾行动中,一辆黑色越野车被执勤交警拦下,疑似酒驾。但该驾驶员却一直声称自己并未喝酒,也称吃了醉虾。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周力说:“后来民警反复询问是不是真的只吃了醉虾,驾驶员信誓旦旦地说,是真的,并称不能喝酒。随后民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,结果显示为mg/ml,属于涉嫌醉酒驾驶。”
酒驾司机辩解的理由花样百出。近日,安徽宿州交警查获一名酒驾司机,执勤交警询问驾驶人喝了多少酒,驾驶人先是承认自己喝了两瓶啤酒,后又称自己是抽烟抽多了,“抽烟抽醉了!”
最终经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,驾驶人谢某体内酒精含量为48mg/ml,涉嫌饮酒驾驶。
黄山交警查处到一名酒驾女司机,在吹气时,该司机称未饮酒,只是吃了过多的啤酒鸭,由于啤酒鸭味道好,管不住自己的嘴。然而抽血检验的结果显示,这位女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46mg/ml,远非食用啤酒鸭所能及,酒驾“甩锅”啤酒鸭计划失败,进一步调查得知,这已是该驾驶员第二次酒驾。
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食物能够让司机在不经意间“被酒驾”,比如一些含有酒精的食品,刚食用过后,会短期内在口腔中残留酒精成分,因此会影响到呼气酒精测试结果,但一般在短时间内口腔中的酒精会挥发。
交警部门表示,吃了这些食物的驾驶员,可以休息几分钟后再开车上路。但想耍小聪明,交警可不会上当。对此,周力提醒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。